筝是一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真正达到雅俗共赏的民族弹拨乐器。海内外已学过和正在学筝者在百万人左右;古筝考级、比赛、演奏会、国际交流及筝乐理论著作层出不穷;筝的制作品种与工艺在不断增加和创新;以全国大中小学生为主体的筝乐教育方兴未艾。真可谓“楚匠饶巧思,秦筝多好音”(白居易诗句),悠悠三千年,筝乐遍地香,展现出筝乐世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筝“冠众乐而为师”,“师乃仁智之器”筝乐的昌盛发达,除了诸多因素外,很重要的一条,就如同筝乐爱好者常常回答的那样,“为什么要学古筝?”“很好听”、“很高雅”、“很喜欢”、“很特别”、“很受感动”。这几个“很”的回答,从某种意义上道出了筝乐的内涵。筝乐之如此激动人心,显然是与其独特而非凡的艺术魅力所分不开的。早在汉代侯瑾《筝赋》中就把筝乐与道德修养、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新声顺变,妙弄优游。……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有尚于筝者矣。”而在魏朝阮?的《筝赋》中对筝乐有着极高的赞赏:“惟夫,筝之奇妙,极五音之幽微。苞群声以作主,冠众乐而为师。”在晋朝傅玄《筝赋·序》中则把筝誉称为“仁智之器”:“今观其器,上圆似天,下平似地......
原文下载:仁智之器筝筝然也──筝乐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