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雨涵和古筝的缘分,还要追溯到多年前热播的电视剧《还珠格格》。她对剧中一段偶然的古筝弹奏十分着迷,行云流水般的旋律,古色古香的弹奏让她心动不已,于是五岁的她从此踏上学习古筝的生涯。李雨涵同他的父亲一样,喜欢音乐,喜欢舞蹈,因此父母很支持她学习古筝,父亲还会再在闲暇之余陪同她去市区上课。自身的勤奋和过人的音乐天赋让她初学筝乐便进步不凡。李雨涵启蒙师从集美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陈萍,而后师从上海音乐学院查干,两位老师的精心指导为她铺开了一条古筝学习的大道。首届“萌芽杯”大赛中,李雨涵深受评委焦金海教授的好评。还没踏入专业音乐学院的她,在福建省古筝专业已遥遥领先,在各种大型比赛上也是喜报频出。临近高考,李雨涵一边苦学文化课,一边紧抓专业课,不敢松懈半分。正是因为她的不懈努力,才顺利考取北京音乐学院。
刚踏入北京音乐学院,她便迎来了学习上的一大难题。李雨涵师从新民乐系古筝专业的周珊老师,由于专业习惯不经相同,习筝时不像以前那样只要求右手佩戴义甲,而是左右手均要求佩戴,这给李雨涵的古筝弹奏造成极大不适应,所以学习上进步相对 缓慢。由于年龄相仿,性格相似,李雨涵和周老师曾在学习上发生过一次矛盾。临近期末考,李雨涵将全部精力集中在练习古筝上,想要勤奋练习然后证明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和较好的临场发挥,终于让自己的学习得到了周老师的认可。从那次考试以后,李雨涵一直认真学习,专业成绩突飞猛进。此外,指导新民乐合奏的杨楠楠老师也给了她很多教导。除了乐团上的合作,李雨涵也多次参加杨老师的课程。每个老师的演奏风格和技巧都不一样,周老师在基本功练习和演奏技巧上帮助了她很多,杨老师则在肢体和气息的调整方面给予很多指导。李雨涵的成功离不开两位恩师的扶持和培养。
大学期间,李雨涵曾代表学院参加“第二届国际古筝大赛”中国赛区选拔赛,并荣获中国赛区银奖,以及国际总决赛中的“最佳演奏奖”。这次比赛让她印象十分深刻:“因为老师的器重让我参加这个比赛,所以练习时下了很多苦功,经常保持一个姿势手不停歇地连弹数小时而不知疲倦,以至于最后手都没法动弹了。比赛是封闭式的,选手进入便不能轻易离场,我排在后面,看到前面选手精彩绝伦的演奏,内心非常震撼。遇强则强,我也弹奏的专心致志,甚至到了忘我的程度。当然,这是我表现最好的一次比赛。”一次次的比赛不仅历练了李雨涵强大的心理素养,鞭策着她不断前进,更让她有了深刻的感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越多,成绩越多。
在北京学习四年,李雨涵孜孜不倦的专业学习,淋漓尽致的大赛表现以及精奇独到的演奏风格深受老师的表扬和喜爱。除了古筝,她在大学四年还依靠得天独厚的音乐天赋和老师专业的指导将古琴和中阮也成为自己的专长。学习之余,她还跟随各大名师全国各地巡回演出,以及替专业老师的课外学生代课,大学四年忙得不可开交。毕业以后,李雨涵选择回到厦门发展,并于2012年成功创办“厦门唯妮古筝学苑(艺术中心)”。谈到创业初衷,她如是说道:“厦门大部分的琴行都过于商业化,急功近利,毫不注重教师水平。我想回到厦门慢慢挖掘每个热爱古筝的人,把我多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他们,我希望每个孩子都前途似锦,不要辜负父母的辛苦培养。”创办一家古筝艺术中心是李雨涵一直以来的梦想,虽然她喜欢魅力四射的舞台,喜欢站在舞台上,灯光照在我身上,台下每只眼睛都看到我,那种闪闪发光的感觉,但她更希望能有自己的事业。整个创办过程全靠她一手策划实施,虽有辛苦,但更有期待,这是梦想起航的地方,也是自此倾注心血的地方。
李雨涵独特的教学方案、精心拟定的教材,以及与学生间沟通鼓励为主的教学策略,深受每位学生与家长的信赖和好评。艺术中心在短时间内成功指导了不少成绩突出的学生,李雨涵也因此获得了较多比赛中的优秀教师奖。这是对她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她一片心血的回报。未来的她将会致力于她的梦想,培养出更多热爱古筝的学生,学以致用,将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此平台得以更好传递。此外,她也不会放弃她挚爱的舞台,只要有机会她还是要在舞台上尽情展现对古筝的热爱,享受古筝带来的心灵乐趣。
自儿时学习古筝至今,李雨涵对古筝感情深厚,古筝像是她的家人,默默陪伴她成长。早已成为她生命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当记者问到她最大的愿望时,她真挚地说道:“我热爱舞台,也热爱我的事业。我希望在舞台上能够尽情绽放自己;在教学上能认真纠正每位学生的缺点,提高他们的演奏水平,让他们取得进步。学生们有所成就是我最大的心愿。”热情如此,专注如此,倾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