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研制失传千年“沛筑”
很多网友问:“什么是沛筑?”
2200多年前,汉高祖刘邦平定英布反叛后返乡,置酒沛宫,邀宴父老,酒酣,击筑而歌,吟咏出流传千古的《大风歌》。他所击之筑即为“沛筑”。沛筑长什么样?《汉书·高帝纪》中说:“状似琴而大头安弦,以竹击之,故名曰筑。”郝敬春解释说,与现在的古筝很相似。微博中说“沛筑”在宋代以后失传,是因为宋以后,“沛筑”就只在文字资料中有记载,实物却已经见不到了。
郝敬春从小跟父亲学习音乐和乐器制作,又是土生土长的沛县人,刘邦在沛城击筑而歌的一幕,一直在他脑海里幻想着。1996年,首届沛县刘邦文化节暨经贸洽谈会举办之时,郝敬春下定决心让“沛筑”重现于世。
“失传千年了,想要复原真的很难。资料太少,史书上也没有制作方面的记载,仅有的就是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漆棺上,画有一个怪神端坐五彩祥云中击筑的图像,以及长沙咸嘉湖西汉王室墓出土的‘五弦筑’。”郝敬春说,仅挖掘、寻找、整理、研究资料,他就用了好几年时间。
到开始制作时,问题一个接一个:用什么样的木头会出什么样的音?面板、底板得多厚?怎么能让声音更响一点?经过反复试验,郝敬春逐步摸索出一套科学的制作方法。2009年12月,郝敬春成功研制出四台“沛筑”。现在,郝敬春已经把传统的“五弦沛筑”发展到了12弦,使“沛筑”的音域更宽广。2012年,郝敬春在北京演奏13弦的“沛筑”,一下子引起轰动。
4月7日,郝敬春还将带着他的“沛筑”,到北京参加北京市政府在西山公园组织的广场音乐会,这是场公益性演出,郝敬春说,能让更多人知道“沛筑”、了解“沛筑”,宣传徐州、宣传两汉文化,他很乐意。
“沛筑”推荐给外交部
半个月前,郝敬春接到中国音协民族器乐学会常务副会长毕可炜的电话,说要把他研发的“沛筑”推荐给外交部,希望能成为对外交流的礼物。这可把郝敬春激动坏了,立刻交上了一把做工精良的五弦沛筑,也就是出现在电视上的这件乐器。
“这个‘沛筑’完全仿照汉代的样式制作的。”郝敬春介绍说,木材是香椿木的,汉墓出土的乐器、木佣基本都是用香椿木制作的,这种木头在水里和地下两千多年都不会腐烂,而且传音效果很好。表面用汉代漆器工艺,雕有汉龙、车马出行图等表现汉文化的元素。
“沛筑”是汉文化很具代表性的东西,同时,也代表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郝敬春研制的沛筑,不论从工艺上还是音质上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文章来源:徐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