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正值花季,活泼可爱,虽听不见音乐,唱不出歌儿,但却能用乐器弹奏出美妙的乐章。14日晚,在香洲文化广场举办的“助残日”文艺晚会上,3名特殊的表演者现场用古筝合奏了《渔舟唱晚》和《南泥湾》乐曲,获观众好评。没人能想到,这3名表演者是聋哑人,就是她们在无声的世界里给观众带来了优美的乐曲。 昨日,记者找到这3名聋哑女孩:14岁的陈冰婷、还有18岁的徐惠霞和李晓丽,了解到她们跟老师学弹古筝的故事。 热心老师收下三名特殊徒弟 听不到声音,但能用古筝奏出悦耳的乐曲,这3名聋哑女孩是市特殊学校的学生。去年3月份,一名叫仁和的退休老师来到市特殊学校说要献爱心。她是一名弹古筝的业余爱好者,想挑选几个学生义务教她们古筝,结果发现了几个有灵气的女孩,不巧的全是聋哑人。几个女孩都表示想学,于是仁和老师收下了陈冰婷、徐惠霞和李晓丽三名徒弟。 音乐是靠耳朵来感觉的,而女孩们都听不到声音,该怎么去教和学呢?第一节课就让仁和老师印象很深刻。 由于她不懂手语,而且也没有音谱方面的手势,慌张中她就拿起乐谱对着女孩们说,这是“多”,女孩都突然睁大了眼睛,她这才意识到她们听不到声音,于是立即改变说话的方式,指着乐谱上的“多”,再对着古筝上“多”的位置,“来”是这里,“咪”在那,一个一个地告诉她们。看着孩子们认真学习的样子,仁和老师教的第一节课就这样开始了…… 女孩们练起古筝来风雨无阻 “开始学简单的乐谱还比较容易,但用古筝弹奏一首完整的名曲,不仅涉及到多种专业的音符,还要熟练10多种指法,这对于聋哑人来说难度更高。”仁和老师最初也很担心她们是否能坚持学下去。 不久,孩子们勤恳练习的态度便让仁和老师深为感动。仁和老师说:“去年一天早晨,刮很大的风下着大雨,但3人仍然准时来到我家学弹古筝。当时看到她们浑身湿漉漉地站在我家门口,我觉得特别心疼,赶紧为她们换上衣服才开始上课。另外,后来有一次我发现徐惠霞练习的时候没精神,一摸额头,才发现她发烧了,但她还是一声不响地坚持练习,不肯丢下一节课的内容。” “有时间就多练,没时间就少练,但要坚持练。”3个女孩始终记着老师的话。记者采访她们时,她们在纸上这样写着:“我每天练习3个小时左右,会很累,但没想过休息,因为我喜欢学古筝。”仁和老师说,由于她们特别勤奋认真,学习的进度与正常人差不多。 知道有“热烈的掌声”后都笑了 每次的演出,这3个漂亮的女孩总会吸引观众的目光,而在台上表演的她们,眼睛要飞快地在老师的手上停留,专心致志地跟着老师的指法走。 “别人要看着琴弦来弹,你们不用看也能演奏,比别人强多了。”仁和老师总会这样鼓励和称赞她们。因为听不到声音,合奏只能看着老师琴弦,而且在她们刻苦练习的过程中,特别注意感受指法的力度,寻找更准确的音符位置,所以现在她们找琴弦特别快速和熟练。 至今,3名聋哑女孩已经参加了5场演出和一场比赛。每一次演出结束,她们总会拉着老师的手问,有掌声吗?“非常热烈的掌声!”看着老师灿烂的笑容,3人也高兴地笑了。据了解,在市妇联组织的一场比赛中,她们还获得了特等奖。日前,她们正准备着弹奏古筝的4级考试。 音乐给家里增添了很多欢乐 三名女孩的父母都很支持她们弹古筝。李晓丽的爸爸谈起女儿学弹古筝的事,特别兴奋。他说,女儿虽然聋哑,但平常很乖巧懂事。女儿学弹古筝后,很珍惜时间,每天都会挤时间练习。 “弹古筝后晓丽整个人都开朗了。”李晓丽的爸爸说,每次遇到妈妈不高兴的时候,她马上就会弹《世上只有妈妈好》,直到见到妈妈的笑脸。他说,音乐让女儿与家人多了一个沟通的渠道,家里的欢乐也多了。 市特殊学校的廖主任告诉记者,当时听到仁和老师决定要教聋哑学生学古筝,很多老师觉得很不解,并且一直以为孩子们会坚持不下去。直到她们拿了奖回来后,老师们才知道原来她们一直在坚持练习,老师们都为她们那种坚强的毅力和吃苦的精神而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