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网
古筝曲谱
  • 全部
  • 新闻
  • 视频
  • 论文
  • 专辑
  • 古筝曲
  • 演奏者
  • 古筝曲谱
  • 古筝商品

热门关键词:敦煌古筝鼎韵古筝宋心馨渔舟唱晚

TOP

古筝基础训练中的指法弹奏发声解析与应用
2013-12-20 23:29:40 来源: 作者: 【 】 浏览:405次 评论:0
分享到: 

 何谓“音乐”?我们把“音乐”一词拆开来理解,“音”为声音,“乐”为文化,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声音的文化艺术。先“音”再“乐”,因此追求优美的声音是我们训练过程中的首要目标。弹弦发声是否纯净、和谐与触弦角度、持弦深浅,用力方式、拨弦方向等具体要求密切相关,在练习中培养用耳听,听音准、听音色、听音质、听音乐,用耳辨别声音的优劣进而调整技术并建立起丰厚音色的交响库。可见,弹奏方法在演奏中的重要性,音色的纯美,运指的顺畅都能展现出演奏者的思想品位及文化内涵。“取音迅历则俗,入弦仓促则俗,准绳不合则俗,气质浮躁则俗”,反之斯为大雅。这是对演奏者取音入弦涵养之最高总结。如何做“大雅”之人,我们还要逐步来领悟。

  一、各手指技术的弹奏要领

  合理的演奏方法对于演奏者来说至关重要,如何理解并掌握它呢?我们就要从最基础着手逐一剖析,明确各手指的弹奏要领,掌握发声原理进而熟练运用。下面针对各指技巧做一剖析:

  1、大指

  与其他手指相比大指又粗又短,但是它的作用比任何手指都重要,用途也广泛。大指与其他手指有机的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弹奏技法,因此,大指的演奏方法及用力方向更不可忽视。

  [托]:大指甲片外峰与琴弦形成45度角—↗—弦,甲片触弦处手指要有挤压的感觉,而拨弦的用力方向则向低音、岳山方向斜向拨弹,拨弦后向食指或中指方向靠拢要有握力。大指关节的用力点调节在大指小关节的主动性及手指自身的惯性上,拨弹后指关节成弯曲状,减少大指大关节运动和大、小关节同时用力而造成的动作幅度过大,影响了演奏速度和音色的把握。

  [劈]:大指甲片内峰与琴弦成45度角,向里(身体方向)拨弹—↙—弦,与‘托’相反,拨弹后指关节成直状。

  以上强调了大指托“外峰”和劈“内峰”的演奏方法,完善了以往完全“正峰”触弦的单一拨弹方式。演奏者可根据乐曲力度、情感内容的需要而变化触弦角度,由此产生的声音才是多层性并具有立体声的效果。

  2、中指

  中指向里(手心方向)拨弹称为勾,45度角触弦。在与大指配合时协调手腕运动并注意力度的大小,重勾就应轻托,重托就可轻勾,做到“重发轻随”。

  3、食指

  向里(手心方向)拨弹称为抹,触弦45度角。在与大指、中指配合时要有向前方倒的惯力,同时应注意力度的变换,如“勾托抹托”练习,运用力度切忌并重,应是重勾-轻托-次重抹-再轻托的演奏规律。勾托抹托也称为套指,三指交替弹奏时由于手指长短不同,演奏方向位置因而必须转移到与手心、手腕相连并能互动的状况中,手心与全身的脉络相通是牵动腕、肘、臂的杠杆,手指力度的搭配要依靠手心的“内控”能力。

  上述,勾、抹、托三指是最基础的演奏手指,由它们来交替组合衍生出各种指法,因此笔者特别强调的是触弦角度的正确,触弦角度的不同直接影响发声的优劣。目前在众多弹筝人群中出现两种触弦演奏现象:一是本文所强调的45度角触弦;二是甲片正面触弦。我们就此来分析一下:

  45度触弦角度演奏优势有二:①力度集中,发音饱满,柔和,能做到强而不噪,弱而不虚,具有穿透力;②减少触弦面而避免了甲片撞击琴弦的杂音,具有纯净的音质。侧峰弹奏在演奏状态上符合大臂到手腕这一链条的人体生理机能结构的自然弯曲状态。

  正峰演奏的弊端表现在:①高抬肘现象。为求得大指甲片的正峰触弦演奏而不由自主地改变了生理机能的自然运动状态,将手腕、手臂向外支出,从而造成了如今我们常见到的高抬肘演奏现象。②三点一线现象。大指演奏方向的改变影响到与其他手指的配合,体现在大指和中指即勾、托和大撮技巧及大指和食指即托、抹和小撮技巧的弹奏位置上认为是三点一线的直线型演奏观点,由于有这样的认识而使手腕外拱,大指回收与中、食指求直线型统一,形成这样手型的原因就是为了大指能够正峰触弦来演奏,从而造成了在演奏中撮弦技法甲片相撞的噪音,声音发出后手指直直的不能弯曲,像个夹子。从此形成了力度的单一,音色的呆板,速度的拖缓及手指的迟钝而影响了演奏的连贯性及引起的周身酸累等现象。因此,在演奏中应该重视手指的演奏角度及每个手指的基本位置,不能混淆概念。

  4、和音(撮音)

  古筝上弹奏和音非常方便,因为筝是多弦乐器,八度之间距离不宽,一般人的手指长度都能自然达到要求。大、中、食、无名指都可以任意组合,单手演奏能弹奏两到四个音响的和音。演奏撮音时提弹方法首先要悬手指即弹奏后手指离开琴弦,手指关节以第一关节活动为主,声音发出后手型呈半握拳状,大指向中指或食指左侧方靠拢,瞬间再伸开进行第二个和音弹奏,这样的手型如同五指抓球,在抓球的一刹那已经有了“手型”与“抓劲”。这样的运动规律其实是手心的伸张和收缩的过程,在和音演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演奏连续撮音跳进的旋律时必须使手心尽量放松,充分发挥各指关节的灵活性,独立性,持久性,同时手臂各个部位可配合手指和音弹奏而上下、前后运动,这样能够劳逸结合保持弹奏的良好状态。

  5、摇

  是古筝演奏中重要技巧之一,也是所有弹拨乐器共有的特点。它的发音是运用甲片连续快速劈托来弹拨琴弦从而产生出密集均匀的声音,具有连续性与平稳性。古筝摇指技法能达到这种效果的有很多弹法,本文只讲目前较多使用的扎桩摇和悬腕摇两种技法的弹奏方法与使用过程中的利与弊。

  扎桩摇亦称扶指摇弦。在弹奏时以小指为支撑点扶在筝首的弦孔处,中指和无名指向手心方向靠拢自然弯曲,食指捏住大指甲片并用尖端触弦,手腕和手臂放松自如摆动使点成线。

  悬腕摇指即手悬半空,在琴上没有支撑点,以腕部为轴心运动的一种摇奏方法。悬摇要求右手臂、肘关节放松,右手腕与前臂成平行状,手掌平行于琴面悬起高度为以大指甲片尖能正常劈托筝弦为准,食指捏稳大指甲片根部起着稳固的作用,大指各关节保持统一的演奏状态,触弦角度不变,摇指时以右腕关节为轴心带动大指轻松自如的快速连续劈托,其余手指自然弯曲成半握拳状,大指拨弦运动方向基本是左后方至右前方之间的斜线运行—↙↗—弦演奏。运用这种摇弦方法,力度强弱掌握自由,摇奏的效果坚实明亮,清脆悦耳,犹如珠落玉盘。那么如何有效地练习摇指呢?

  上述这两种摇指方法目前是被普遍使用的,在练习中都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有效、准确地掌握摇指方法,奏出特殊的音乐效果,练习方法有三:①慢速练习。必须要耐住性子,不要急于求成,强行起飞,必然囫囵吞枣、欲速则不达。稳固基础方法,“劈、托”一下下的反复弹奏,慢练时切忌手腕上下跳动,需手腕摆动平稳且灵巧松弛。根据自身练习的熟练程度可逐渐加快弹奏速度,由慢及快,由弱到强,由低密度到高密度,由点形成线,但要根据自己已具备的实际摇弦能力来定。②节奏型练习。在基础训练中可用二、三、四、五、六连音节奏型来弹奏,注意每组“托与劈”的重音转换和培养有点数的概念,如×× ×× 或 ××× ×××等节奏形式逐渐加个数累计来练习,每组节奏型重音以外的中间音的音色也要均匀,不要顾此失彼,加强手腕的平衡感及长久耐力。③换弦练习。在换弦练习中要用手臂的主动移动来起到上下行换弦的运输作用。手臂、手腕、手指融为一体不宜用手腕移动来改变换弦,因为手腕的运动范围有限且不能保持住手指触弦的角度,从而在换弦中容易碰响邻弦而出现杂音都会影响优秀的演奏效果。正常的摇指发音要求明亮而柔和,以“匀、密、干净、连贯,颗粒性强”为最佳效果,开发手腕灵活运动能力,反对用手臂代劳。

  扎桩摇指与悬腕摇指的利与弊:

  ①扎桩演奏对于初学者来说容易学习,较好掌握因为有一支点,摇指密度强;而在悬摇入门学习中却较难掌握,会出现手腕颤动,平衡性把持不稳,耐力不佳等现象。

  ②前者从音色、弦段(位置)和力度上看变化小,较单一,局限性大;后者对音量及音色的控制较自由,对比强烈,音乐效果和音乐表现力鲜明。

  ③前者演奏较难、较快的乐曲时,手型变化幅度大而会影响正常速度及悦耳的音色,尤其是摇和弹交替使用时弊端更加明显;后者最大特点是换弦摇奏速度较快且方便,没有任何阻碍,对乐曲不同技法和不同手指的连续运用均能保持统一的手型及演奏状态,摇、弹交替使用方便,很适合弹奏跳跃性大的长乐段摇弦,具有很强的耐力和持久性。

  二、演奏中的实际应用

  上述各指种种弹奏要领还要结合乐曲实际应用才显其音色魅力,其中选择不同的演奏弦段位置也是音色多变化的手段之一。那么如何运用上述的基本方法灵活的运用到乐曲中呢?

  1、慢曲子选择柔美的弹奏。

  在旋律悠扬、典雅、委婉的乐曲中选择的音色是甜美的,通透的、如歌的。手臂、手指及身体各部位在相互协调下动作可适当放大,气息连贯、下沉。这时弹奏的弦段部位选择靠近雁柱的位置,甲片触弦面可多些,拨弹时缓慢、缠绵些,每个音都要讲究,减少棱角。在演奏浑厚的低音时可使用甲片正峰触弦并运用臂力、腕力的贯性直通向手指,幅度可大些。在弹奏轻盈优美的高音时使用指甲侧峰,落点准确、轻柔,如《月儿高》主旋律部分。

  2、快速乐曲选择灵巧的弹奏

  快速乐曲的弹奏,手指小关节作为主要运动部位,腕部放松,指尖触弦快而紧,甲片触弦面要少且浅些,手指、手心、手掌要富有弹性,有机地协调运动。音色要求是华丽、清脆且轻巧的。明快轻盈的音色弹奏部位选择靠近前岳山一寸左右的位置,使弹出来的声音明亮而具有颗粒性。如《井冈山上太阳红》。

  3.气势磅礴乐曲选择强有力的弹奏

  强烈音响型的乐曲需要把力度高度集中在手心及手指尖上,声音要饱满结实,具有爆发力。这时演奏的部位选择靠近前岳山处,所发出的音响是坚实有力的。弹奏时触弦面大些,力度可借助身体的运动惯力,力点贯通到指尖上。弹奏的乐曲力度运用要在乐器能承受的限制之内,不能超负荷,避免乐音的丧失而使雁柱双脚前后走动,甚至造成码子击板的声响。如《战台风》。

  4、演奏弦段的基本位置

  在演奏乐曲时应掌握乐器的基本规律及弦段位置。高音部弦细,弹奏动作要小且触弦浅,音色明亮而清脆,弹奏弦段靠近前岳山处;低音部弦粗,动作适度放大,触弦深些,音色浑厚饱满,弹奏弦段靠近雁柱处。根据乐曲要求因弦而别,因曲而别,这样才能做到音色的鲜明对比及多层性。如《四合如意》,根据音乐情感表达需要随时变换从岳山到雁柱的位置和距离使乐曲层次起伏,富于立体感。只有音色对比变化丰富才能更完美地表达情感。

  结语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人白居易运用了“嘈嘈”发声的厚重和“切切”音响的尖细与“嘈切”交替表现不同音高、音色变化的对比来建筑起声音的魅力与其独特的价值,由此化为乐之情感,可见,声音是音乐存在的根本。古筝的音色变化丰富多彩,但如何变化鲜明这是同学们在训练中既关心又忽略的问题,学生们往往能很快地完成高难度乐曲,但却不能完成基本发声和音色的对比变化,声音单一从而不能准确地塑造音乐形象。综上所述,掌握基本弹琴方法,明确技术概念是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技术通向艺术道路的坚实基础。

  (作者:杨红,系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筝副教授)

Tags:古筝 指法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 
上一篇4和7的颤音怎么弹好? 下一篇筝之流派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古筝课程

手机打开微信扫描 古筝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