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了,这是孩子们一年当中学古筝和练古筝最好的时机。
可是,由于部分筝童家长对于孩子学古筝过程中的一些误解,导致了部分筝童最终失去了学古筝的乐趣,更有甚者,一些家长还会把自家孩子放弃学古筝的想法归结于古筝老师教学方法不得当。
哎,说多了都是眼泪。
为了避免更多的筝童家长走入误区,咱们今天就把这些误区一一列出,给家长们还有一些刚刚进入行业的老师们做一些提示吧。
在接触了许多学生和家长之后,本编发现,他们存在很大的误区,其中一个就是将级数变成了衡量学生古筝水平的标准。
这是最为不可取的想法!
如今,考级 的功利使得很多非专业的家长认为十级就是古筝最高水平便盲目让孩子跳级,增加孩子的负担。
首先,需要达成共识的是,学古筝的根本目的不是在于考级。当然考级本身并非没有可取之处,它在古筝学习中起到衡量技术技巧、艺术表现等方面的作用,但这也绝对不代表考到的技术越高水平就越高。学古筝还需打好基础,对待考级也要循序渐进,提高音乐修养才是真。
曾经听中央音乐学院的袁莎教授说,她有很多学生在跟她进行音乐学习之前,很多因为方法不对以及过于激进导致身体状况出了问题,弹古筝弹到患腱鞘炎,脊椎出现问题,有的甚至最后连杯子都拿不起来。
古筝学习过于追求进度,却忽视了姿势、发力方法和指法的正确性等基本要求,最终反而导致练习进展适得其反,甚至伤及身体影响到正常生活。所以,学习古筝时,正统完善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坐姿、指法和手脚摆放的位置等细节不可忽视。
而且有一些家长在监督孩子练古筝的过程中,由于盲目的追去手指的演奏速度,或者盲目追求手指的演奏力度,会采用一些“自以为”的正确方法进行“独家密训”。
殊不知,这些没有经过教师们验证的方法,绝大多数都是会造成古筝童手指不同程度的受伤。
严重者,最后甚至会从此不能再弹古筝!
一般来说,过分强调和追求考级的家长们,在督促孩子们练古筝的时候,只会要求练习两三首考级曲目,反复练习,根本不会更换,筝童们弹曲子完全是靠机械化的身体记忆,一旦需要演奏其他曲目,就无法完成了。
而且对于这部分筝童来说,一旦停止这种机械化的练习,即便是最简单的考级曲目,也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后完全忘记。因为他们完全不明白这首曲目的意义!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筝童有着非常高的考级水准,但是他的实际演奏水平或者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又很低的主要原因。
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完全走不远。
在和大量专业教师的接触之后,综合老师们的意见,本编建议筝童在练习曲目的过程中,每个礼拜或者每两个礼拜就可以更新曲子的难度。筝童学更多的曲子,才会增长技术并加强对作曲家风格的了解,并且学生还要重视练习曲的弹奏以训练技巧。练习的时候,筝童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制定不同的进度。
另外一个典型的中国问题就是认为快和响是好技术的标准,这是极度肤浅的,而真正好音乐的标准应该是音色、旋律还有对曲目的理解结合而成的,就像唱歌一样。
这个误区形成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些家长们过度追求让孩子能演奏更多的曲目。而一些老师们在被迫的情况下,为了满足家长们的需求,就只能放弃乐理的教学,最终形成现在的局面。
本编认为,乐理其实包含了很多东西,更包括了音乐文学、古筝文学以及每个不同时代音乐的风格特点等,而不单单只有我们所说的视唱练耳、基本理论,对乐理有一定理解之后,融入自己的感受,才会产生有灵魂的音乐。
微信扫码关注古筝公众号每天文章准时送到